Collection子接口:List接口
本笔记来源于:尚硅谷Java零基础全套视频教程(宋红康2023版,java入门自学必备)
b站视频
1. 存储的数据特点:存储序的、可重复的数据。
2. 常用方法:(记住)
增:add(Object obj)
删:remove(int index) / remove(Object obj)
改:set(int index, Object ele)
查:get(int index)
插:add(int index, Object ele)
长度:size()
遍历:
① Iterator迭代器方式
② 增强for循环
③ 普通的循环
3. 常用实现类:
1 |
|
4. 源码分析(难点)
4.1 ArrayList的源码分析:
# ArrayList是如何实现序列化的
Java 集合 序列化ArrayList
4.1.1 jdk 7情况下
ArrayList list = new ArrayList();//底层创建了长度是10的Object[]数组elementData
list.add(123);//elementData[0] = new Integer(123);
…
list.add(11);//如果此次的添加导致底层elementData数组容量不够,则扩容。
默认情况下,扩容为原来的容量的1.5倍,同时需要将原有数组中的数据复制到新的数组中。
结论:建议开发中使用带参的构造器:ArrayList list = new ArrayList(int capacity)
4.1.2 jdk 8中ArrayList的变化:
ArrayList list = new ArrayList();//底层Object[] elementData初始化为{}.并没创建长度为10的数组
list.add(123);//第一次调用add()时,底层才创建了长度10的数组,并将数据123添加到elementData[0]
…
后续的添加和扩容操作与jdk 7 无异。
4.1.3 小结:
jdk7中的ArrayList的对象的创建类似于单例的饿汉式,而jdk8中的ArrayList的对象的创建类似于单例的懒汉式,延迟了数组的创建,节省内存。
4.2 LinkedList的源码分析:
1 |
|
4.3 Vector的源码分析:
线程安全的,效率低
jdk7和jdk8中通过Vector()构造器创建对象时,底层都创建了长度为10的数组。
在扩容方面,默认扩容为原来的数组长度的2倍。
5. 存储的元素的要求:
添加的对象,所在的类要重写equals()方法
#面试题
面试题:ArrayList、LinkedList、Vector者的异同?
- 同:三个类都是实现了List接口,存储数据的特点相同:存储序的、可重复的数据
- 不同:见上(第3部分+第4部分)